1、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的每个采样孔应视作一个点式感烟探测器。采样孔的间距不应大于相同条件下点式感烟探测器的布置间距。 2、当采样孔在高气流环境(探测区域空气交换率>8.6次/h)下布置时,每个采样孔的保护面积应相应减少,具体数值应按照表3.3.2进行选择。 表:气流变化率与采样点保护面积的对照表 3、在单独的房间内设置采样孔时,不应少于2个。 4、采样孔的开孔方向应垂直面对气流及烟雾运动的方向。 5、最大允许烟雾传输时间不应大于120s,报警响应时间不应大于60s。 6、采样孔的平衡度应大于70%,气流分配率应大于70%。 7、一台探测器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200m,单管长度不宜超过100m。采样孔总数不宜超过100个,单管上的采样孔数量不宜超过25个。如超过此数值,应进行特别验算和测试。 8、当采样管道采用毛细管布置方式时,毛细管长度不宜超过4m。 9、采样管网可以水平或垂直布置。当结构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应采用带弯头的手杖式立管对梁间区域进行探测。 10、对于可能存在烟雾分层的高大空间,应在多个高度进行采样。可采取在多个水平高度布置采样管网,或在顶部布置一层水平采样管网的同时,再向下垂直布置纵向采样管网。 11、当管道布置形式为垂直采样时,每2℃温差间隔或3m间隔(取最小者)应设置一个采样孔。 12、非高灵敏型吸气式烟雾探测器的采样管网安装高度不应超过16m,高灵敏型吸气式烟雾探测器的采样管网安装高度可以超过16m,但至少应有2个采样孔被布置在16m以下区域。 13、当仓库内有货架时,在货架内部的垂直方向上应增加探测密度,每隔12m应增加一层采样管网。 14、采样管网布置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探测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分别或组合使用标准采样、回风采样及机柜内/上采样。 15、回风采样及空气交换率大于等于20次/h的场所的标准采样应选用高灵敏型探测器。 16、当采用回风口采样方式时,每个采样孔的最大保护面积不宜超过0.36㎡。 17、由于空调过滤网对烟雾颗粒的过滤作用,不宜在空调系统的出风口布置采样管网。 18、对于密闭的机柜,应将毛细采样管深入柜内进行采样;对于顶部设有通风口的机柜,应将采样管网布置在机柜上方。 19、对于空调回风管道内采样,应将探测器的采样管和排气管都插入到回风管道内部,以保证有效气流。 20、当探测区域内有腐蚀性或毒性气体时,应将空气样本通过排气管引回到被探测区域内。 21、当探测区域内的环境不适宜安装探测器时,应将探测器安装在探测区域外。 22、探测器可通过其自身网络或局域网、广域网进行连接,实现集中监控管理,并可通过网络接口向其他监管网络提供信息。 23、探测器可作为气体灭火系统的一路烟感报警信号,对气体释放进行联动控制。 24、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的供电及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中的相关规定。
|